股票配资开户会员 深圳一场培训点燃22县东西部协作新思路:学用“媒体+”,闯进大市场
8月20日-22日,由深圳市委组织部、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联合举办的东西部协作“三个专项”专题培训班在深圳市改革开放干部学院举办。主办方特意邀请南方农村报社总经理张璐就《“媒体+”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广东实践》进行专题授课股票配资开户会员,系统讲授“媒体+”的底层逻辑、政策保障及其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模式等内容。深圳对口协作广西22县及各结对区东西部协作业务相关负责同志、深圳援派广西挂职干部、广西在深挂职干部、媒体代表等50余人共聚一堂,共同学习探讨如何通过“媒体+”赋能粤桂协作工作。
南方农村报社总经理张璐分享“媒体+”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广东实践。
(深圳一场培训点燃22县东西部协作新思路:学用“媒体+”,闯进大市场,时长共58秒)
深圳一场培训点燃22县东西部协作新思路:学用“媒体+”,闯进大市场
此次培训引发了各协作县的积极思考与热烈讨论,为进一步促进交流碰撞,培训班还特别增设“媒体+”赋能东西部协作交流会环节,与会学员结合各地实际畅所欲言,分享学习体会,并与南方农村报记者交流探讨实践思路。
东西部协作“三个专项”专题培训班设置“媒体+”专题培训与交流会。
本次培训与交流会是落实广东省“媒体+”行动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。此前,广东印发了《“媒体+”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(2025-2027年)》(以下简称“《行动方案》”),强调要开创“媒体+”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,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,成为产业链重要一环,实现服务产业和媒体发展同频共振,将媒体系统性变革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,探索“媒体+”助力农业农村的新路径。
《行动方案》发布后,全省各地积极响应,深圳以本次专题培训班为契机,率先推动“媒体+”赋能东西部协作,以“培训+交流”形式为协作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、做法,也为后续深化协作奠定扎实基础。
模式展望
当“养在深闺无人知”遇见“媒体+”
广西资源,这里与深圳面积相当,却仅有13.5万常住人口;这里拥有世界自然遗产的丹霞地貌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河灯节、对研究稻作农业起源意义重大的“晓锦文化”......然而,提起“资源县”,很多人仍会疑惑:所谓“资源”,究竟指的是人力资源,还是社会资源?
会上,资源县挂职县委常委、副县长魏婷婷以一句略带自嘲的感慨道出资源县面临的“三难”:好景出山难、好货溢价难、文化传承难,种种所致,招商引资更是难上加难。在魏婷婷看来,“媒体+”是一条值得探索的破局路径。正如专题培训中提到的宁明陈皮星油藤、四会兰花、徐闻菠萝等案例,借助“媒体+”的文化挖掘能力,当地特色农产品乃至整座城市,都实现了快速切有效的品牌出圈和价值提升。
魏婷婷也在积极尝试破局。此前,她倾力打造了个人IP账号“沧小海同学”,通过自媒体传播本地文化,从而提升资源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目前账号已积累起可观的流量。但“流量”如何更好转化为“留量”?是魏婷婷始终在思考的问题。
资源县挂职县委常委、副县长魏婷婷。
此次专题培训为魏婷婷指明了“开门办农业”的方向:既要激活内部活力,也要引入外部资源,让外部资源支持乡村振兴,而专业媒体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枢纽作用。下一步,她期望依托“媒体+”系统提升内容质量、开设专题专栏,借助媒体品牌策划能力打造区域标志产品;同时通过个人号与媒体官方号的直播联动,推广文旅套餐与特色产品,切实推动“流量”落地转化。
与资源县相距近800公里的隆林县,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。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,这里聚居着苗、彝、仡佬、壮、汉五个民族,原生态民族文化浓郁,农特产品品质优良,却被“山高路远、养在深闺无人识”的现实所困。
隆林各族自治县党委常委、人民政府副县长柳通表示,此前隆林在“媒体+”方面有一些推广尝试,但较为碎片化、缺乏整体思维。具体来说,隆林着力打造“五彩隆林·天生好物”区域公用品牌,逐步建立产品认证体系,并计划在深圳、南宁等地设立线下品牌形象店,结合线上传播矩阵,系统性推广优质产品。
专题培训中有提到,后物质时代的商业本质是:当物质供给过剩,情感成为新的稀缺资源,像泡泡玛特热销的本质就是通过贩卖“无用的美好”来满足Z世代在高压社会中的情感空缺。这也为柳通带来了启发,“仅推介农产品吸引力有限,农产品也需要文化赋能提升附加值。”从去年起,隆林多次在深圳口岸商圈及产业园区开展推介活动,融合非遗技艺、民族节庆、服饰文化等元素,几乎“把整个隆林搬到了大湾区”。柳通强调,“要先烧一把火、造一阵势,让深藏闺中的隆林、隆林文化被更多人看见。”
接下来,隆林计划与媒体合作探索创新传播方式,如举办航拍旅拍大赛、开发研学游产品等,践行“媒体+文化”“媒体+生活”等模式,持续增强隆林农文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。
经验共享
田阳芒果出圈的“媒体+”实践之道
今年夏天,在广州繁华的北京路上,百色芒果(田阳)与广州酒家联名版的杨枝甘露、芒果布丁、芒果包卖得异常火爆,消费者甚至需排队半小时才能买到。这一盛况背后,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两年来深入探索实践“媒体+”模式、开展系列创新宣推的成果。据官方统计,今年田阳区电商企业线上线下全渠道预计实现芒果销售5000万元以上,同比增长1.65%,大湾区正是核心销售市场。
“百色芒果(田阳)此前已具备一定知名度,但仍然面临品牌价值不高、市场推广不足和深加工规模有限等挑战。”田阳区委常委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荣震讲述道,“在专题培训中也提到,媒体是社会网络中的核心枢纽,天然具备链接政府、企业、公众及跨领域资源的优势。所以我们也一直希望通过‘媒体+’赋能,实现田阳芒果等农产品在品牌打造、市场链接和产业协同上的全面提升。”在此背景下,田阳选择与南方农村报展开深度合作。
田阳区委常委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荣震分享百色芒果(田阳)“媒体+合伙人”实践经验。
在媒体资源的有力支撑下,去年以来,田阳开展“媒体+品牌”实践,打造消费帮扶品牌(芒果),打通“线上+线下”品牌矩阵,推出《百色芒果(田阳)寻味图》、开发田阳芒果数字人,巧用大湾区地铁枢纽等资源,在北京路商圈、深圳地铁、珠海拱北口岸亮屏,贯穿央媒及省区媒体形成传播矩阵持续曝光,提高品牌知名度;开展“媒体+市场”实践,首创“媒体+品牌合伙人”模式,市场资源“合伙人”助力田阳品牌走进粤港澳大湾区、亮相京津冀商圈、拓展长三角市场,策划进商圈、社区、机关快闪活动,组建50名湾区采购商走进基地采购,还联合广州酒家开发系列百色芒果(田阳)美食,广受追捧。
目前,田阳区芒果种植面积42万亩,年产量达38.4万吨,年产值突破18亿元,消费帮扶总金额达2.5916亿元,年均销售芒果精深加工产品达4.5亿元,是全国最大的芒果加工地区,已然成为粤桂协作“媒体+”消费帮扶的品牌标杆。
百色芒果(田阳)品牌亮相珠海。
田阳的“媒体+”实践探索并非个例。都安县同样通过“媒体+”赋能,打造并推广“舌尖上的瑶山牛羊肉”品牌。借助南方农村报“媒体+”力量,广西都安“舌尖上的瑶山牛羊肉”走进大湾区,不仅在广州地标“小蛮腰”精彩亮相,还通过媒体资源链接,与美团、钱大妈、华润万家等大湾区渠道商建立起了供销合作的桥梁,被誉为粤桂协作的重要成果。
借助“媒体+”桥梁,都安牛羊肉在大湾区众多商超上架销售,区域公用品牌亮相广州地标“小蛮腰”。
“运用‘媒体+’力量去打造品牌、开拓市场不是简单的一篇文章,一场活动,而是需要长久、持续的投入、发力。”南方农村报记者崔文波说。
会上,黄荣震结合培训所学,分享了他对于“媒体+”工作的后续规划:一是增强品牌宣传的持续性,正如培训中讲授的“议程设置”功能,媒体通过报道频率和强度,来影响公众对“重要性”的排序,要打破以往仅集中于6-8月销售季的宣推模式,实现全年常态化传播;二是延伸产业链条,依托南方农村报社牵头打造的全国首个省级“媒体+”乡村运营综合性服务平台,招引更多深加工企业入驻,提升产业附加值;三是探索“媒体+科技”创新路径,为田阳、为百色、更为粤桂协作的33个帮扶县注入数字新动力。
方法论探讨
如何让“媒体+”出成果、见实效?
“媒体+”赋能东西部协作,无论形式如何创新、路径如何演变,其根本宗旨始终是服务乡村振兴,关键是要出成果、见实效。那么,如何才能真正产生实效?
培训过后,南山区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、原龙胜县委常委、副县长(挂职)周晓华提出了他的几点思考:首先要坚持系统思维,不能仅靠省级、央媒临时导流、增加曝光——这类“点状”助力缺乏可持续性。真正可持续的模式,应是一茬接着一茬干、一以贯之的系统工程,避免重复建设、频繁更换方案,才能积累长期影响力。
其次,要坚持东西协同,实现双向对接。东部负责“推动”,西部得要“接得住”。西部能否消化、是否匹配、跟不跟得上,直接决定协作成效。因此,“媒体+”必须紧扣西部的实际需求和发展阶段,推动东部资源与西部诉求精准匹配,从项目设计、内容策划、品牌打造到持续运营,构建一套完整、可落地的系统性机制。
最后,必须坚持目标导向,始终回应“为了谁”的问题。周晓华表示,这是受培训所提到的“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”而感,“通过‘媒体+’助力东西部协作,最终要实现两大核心目标:一是切实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产增收,二是真正促进当地经济、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。”他总结道,流量曝光只是起点,真正的评价标准在于“销量”“出货量”等实实在在的成效。媒体赋能,结果必须写在大地上、融入百姓生活中。
周晓华还提出,“媒体+”实践可分层推进:有条件的县可自主开展,条件不足的由市一级统筹,深圳对口四市可依托粤桂协作工作队在省级层面整体推动。他指出,各县资源禀赋不同,例如阳朔县文旅基础雄厚,微信指数常年高位运行,而包括龙胜县在内的一些县城虽阶段性有热度却难以持续,更应联动协作。
“深圳各区分别帮扶两到三个县,这些县不应单打独斗、各自为战,而应整合资源、形成合力。”周晓华举例说,比如打造农文旅线路,A县有两个点、B县有三个点,如果各自打造的话吸引力有限,但如能联合推出一条包含两个县五个点的线路,就能更具竞争力,“媒体+不是零敲碎打,必须要有整体性的统筹。”
今日之媒体,已不仅仅是记录者、传播者,更是资源整合者、产业赋能者和价值创造者。本次“媒体+”培训与交流会将媒体这一角色从乡村振兴的幕后拉到台前,初步系统地讨论了可供参考、谋划的“媒体+”实施方向和路径,可以说,这是粤桂协作迈向“媒体+”深度融合的新起点。
随着《行动方案》的深入推进与各地创新实践的持续涌现,未来,“媒体+”模式必将更加高效地服务于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,推动更多县域特色产业实现品牌化、市场化、可持续发展,为东西部协作注入持久而强劲的新动能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曹童童
摄影:南方农村报记者李卓然
华生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股票配资开户会员 不用露脸也能播!AI实景无人直播新手指南:简单操作+安全避坑+场景玩法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