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资盘网 向海追“鲜”!看“海上新湛江”如何打造?
这一“湛”配资盘网,带你实现海鲜自由。
现捞现做的对虾甜爽弹牙、煎炸后的金鲳鱼皮酥肉嫩,再喝上一口清鲜的生蚝汤,来自广州的老饕钟生不由发出感叹,“开渔后这口鲜,再远都要来尝”。自8月16日开渔后,沉寂了3个半月的湛江渔人海鲜码头重回热闹,海鲜餐馆内人头攒动,不少食客跟钟生一样,从各地驱车前往湛江,只为饮上“头啖汤”,吃上“第一口鲜”。
开渔后首批渔获到岸,湛江渔人码头现场人头攒动。
一口口美味的背后,是南海之滨的宝贵馈赠,不仅铸就了“鲜美湛江”的金字招牌,更是其海洋牧场强大实力的印证。目前,湛江水产品总产量131.6万吨,渔业总产值294.4亿元,总产量和总产值连续30年全省第一,投产有6座现代化深远海养殖平台,深海养殖网箱3400多个,持续深挖海洋潜力,为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贡献湛江力量。
开渔让湛江“海味”更绵长
千帆竞发向海去,开渔盛事不仅标志着渔业生产的重启,而且延伸出经济的活力和文旅融合的巧思,更有情感上的联结,也让湛江“海味”超越舌尖上的鲜美,变得更绵长而独具吸引力。
千帆竞发向海去,湛江开渔现场场面壮观。
开渔是湛江海洋经济的冲锋号角。回顾开渔当天,港湾内汽笛长鸣,渔民们满怀期待地驾驶着渔船,如离弦之箭般驶向大海深处。渔船出海,背后是渔港周边的海鲜交易火热,本地星罗棋布的海鲜餐馆繁忙,更有冰厂忙碌地制冰保鲜,以及物流行业的高速运转。可以说,每一次开渔后的丰收,以及围绕渔业延伸出的多元产业,让湛江的海洋经济链条愈发坚实、多元。
同样,开渔为湛江带来文旅融合的新契机。每年开渔时节,各地游客纷至沓来,观千帆竞发,品生猛海鲜,体验渔家生活。渔港周边,海鲜市场人声鼎沸,新鲜上岸的鱼虾蟹贝吸引着八方食客;渔家民宿一房难求,游客们在这里感受大海的气息,聆听渔民的故事。开渔节期间,精彩的民俗表演、热闹的祭海仪式,更是让游客沉浸在浓郁的海洋文化氛围中。湛江正以开渔为媒,将海洋渔业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,打造独具特色的海洋文旅品牌。
广大市民在挑选“第一口鲜”
对湛江人而言,开渔所带回来的“海味”,更是珍贵的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。每当开渔季,千帆竞发、鱼虾满舱的画面便会如约而至。到码头等一船刚捕捞上岸的生猛海鲜,饭桌上咬一口刚清蒸白灼的鲜甜鱼虾,勾起的不仅是“儿时的回忆”,更是“家乡的味道”。开渔让“海味”化作连接湛江人情感的纽带,以更绵长的姿态,滋养着海洋牧场的高质量发展。
多方合力唱响“海洋牧歌”
在湛江雷州湾海域,“恒燚1号”养殖平台正在起网首批超300顿深海渔获;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全域化网箱型养殖平台“湛江湾1号”成功下水;《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(2023-2035年)》出炉,奋力打造“蓝色粮仓”......今年以来,湛江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喜讯连连。
“广袤的海洋蕴含巨大的潜力,是湛江的宝贵财富。”在8月15日举办的2025湛江开渔文化嘉年华暨“百千万工程”海鲜产品推介活动现场,湛江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、副市长吴国雄表示。湛江拥有 2.1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、2024公里海岸线,近年来,湛江坚持陆海统筹、向海图强,全力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,以“蓝色引擎”驱动高质量发展。
深远海养殖平台“海威2号”如一座“海上堡垒”矗立在蓝海碧波之上
位于雷州乌石港外海,深远海养殖平台“海威2号”如一座“海上堡垒”矗立在蓝海碧波之上。记者登上平台后第一感受就是“又大又稳”,海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定介绍,“海威2号”体积大、水质优良、海水流动性好,可用于养殖鮸鱼、军曹、龙趸等高端海水鱼,1个周期可养100万-150万斤鱼,年产值可达到7000万元以上。
恒燚1号
作为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区,湛江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,奋力打造海上粮仓。陆续下水了湛江湾1号、恒燚1号、湛农1号等 6 座现代化深远海养殖平台,深海养殖网箱 3400 多个,分别占全省的 38%和 54%。
除了打造一座座“海上堡垒”,湛江依托全国罕有的亿吨级深水良港,发挥港口优势,全力打造蓝色经济发展新引擎。2024年,湛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.75亿吨,展现出强劲的枢纽能级。当前,湛江正积极构建现代临港产业集群,高标准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,坚持以港兴海、以产促城,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。
“向海图强”的背后离不开有力的政策支撑。湛江相继出台《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行动方案(2023—2035年)》,高标准编制《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(2023—2035年)》,统筹海陆空间资源,坚持“海—港—陆”一体谋划,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“一核四圈”总体布局,力争到2035年,全面建成海洋渔业强市,实现渔业现代化。
“媒体+”推动水产品牌建设
有了好资源和好产品,该如何打造好品牌?“媒体+”或许是一大“推动器”。由广东开创性推出的“媒体+”正在掀起一场农业品牌化、现代化的澎湃浪潮,紧随其后,湛江发布全省首份地市级“媒体+”《实施方案》,这一举措开创性地将媒体资源深度融入农产品流通全链条,通过“媒体+品牌打造”等八项重点任务,着力打造“湛品”区域公用品牌,开创湛江“媒体+”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。
“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品牌创新平台”正式揭牌成立
在开渔节前夕,“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品牌创新平台”正式揭牌成立,这也是“媒体+”助推海洋牧场品牌建设的一大生动实践。据悉,平台将充分发挥“政府统筹”、“金融赋能”、“媒体传播”优势,聚焦海洋牧场名特优新产品宣传、特色保险产品研发等领域深化合作,凭借资源整合优势打通“生产-加工-流通-消费”全链条,全力支持湛江打造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“样板”。
“媒体+”的价值赋能在湛江早有成功先例。徐闻菠萝就是一个好例子,历经6年发展,徐闻菠萝实现华丽逆袭,年产值从最初的9.8亿元大幅增长至25亿元,辐射带动近5万农户增收,彻底打破了“增产不增收”的魔咒,这背后体现了媒体在整合资源、传播信息、塑造品牌、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优势。媒体从乡村振兴的幕后走到台前,从记录者化身赋能者,媒体发挥信息传播、资源整合、品牌塑造、舆论引导等优势,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中的信息不对称、渠道不畅通等问题。
海鲜“湛品”展示
湛江金鲳鱼、对虾、生蚝等一些大家熟知的海鲜产品,将搭乘“媒体+”政策东风走的更远。在湛江的“媒体+”《实施方案》中提到,着力打造湛江优质农产品品牌“湛品”,围绕“区域公用品牌+企业品牌+产品品牌+个人IP”,形成多元的“媒体+”产业赋能策略,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、目标客群、竞争环境制定品牌发展策略,实现“一品一策”靶向培育,打造和培育世界级影响力品牌,加速推动海洋牧场品牌建设。
南海之滨,向海图强。湛江正以开渔为新起点,持续推动海洋牧场建设,通过“媒体+”赋能品牌发展,全力打造现代化“海上新湛江”,将渔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,为广东海洋强省建设注入强劲的湛江力量。
撰文:黄俊杰
来源:南方农村报
华生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配资盘网 陈丹琦,入职Thinking Machines Lab了?
- 下一篇:没有了